淺談高中英語新課改
2010年06月24日 08:15
來源:本站原創
摘要:新課改對高中英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 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中英語都是把新的理念引入教育教學,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璦步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本文通過分析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指出落實新課改精神的關鍵在于教師,全面轉變高中英語教師教學理念和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高中英語 新課改 教學理念
一 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1.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新課改突出了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增減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新理念,使學生能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是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在幾乎所有的英語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形式,這說明考題已經有意識地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部分教師的課堂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缺乏實質性的自主和合作.主要表現在:
(1) 自主學習無法真正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在一些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自主學習中,有的教師提出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選,學習伙伴由學生自己選,這樣的課堂教學漫無邊際,費時低效.從而導致學生所討論和研究的問題,大多數是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無關的問題.因此,教師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流于形式,為自主而自主.
(2) 合作學習無法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如合作學習的內容沒有探討價值,小組合作前缺少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教師不能給學生充裕的合作時間,忽視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從而產生課堂氣氛似乎很活躍,但實際上卻思維含金量很低,相互作用效果很差.
2.對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力度不夠
高中英語新課改強調根據高中學生的誰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許多高中英語教師仍始終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影響,缺乏對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1) 教師的語法詞匯知識講解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一方面,不少高中英語教師仍以講解語法詞匯知識為主,學生聽說讀寫的課內訓練時間得不到保證,從而導致一部分學生聽不懂,講不出.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上,許多教師只側重課文內容的分析,未能結合課題提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延伸性話題引導學生查閱相關的信息并組織討論,從而學生的語言運用缺少實踐的環境,導致一些高中生不能熟練地運用學過的語言知識以口頭形式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 閱讀教學缺乏一定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目前大多數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仍以閱讀短篇文章為主,而閱讀中長篇文章和英語原文小說節選的機會相對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拓展知識與積累詞匯的空間.同時,學生閱讀長篇文章所需的耐力也得不到磨煉.
二適應新課改要求的高中英語教學
1. 全面提高高中英語才是的自身素質
新課改的基礎是才是,全面提高高中英語才是的自素質就成為新課改成功實施的關鍵所在。
(1) 高中英語才是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高中英語才是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教育理念重新認識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與定位。重視英語教學中的人文性目的,加強運用英語語言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既要滿足學生心智與情感態度的發展需求以及高中畢業生就業,升學與未來生存發展的需要,同時還要滿足國家的經濟建設與科技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2) 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讓學生擁有獨立自主學習的條件,真正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標所提倡的教學方式,但自主學習必須符合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必須適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
(3) 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新課改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發展專業能力與知識能力。為此,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彪形大正視自己英語學習和教學的習慣和經驗,利用教學過程中教材的使用,師生的互動,同事之間的相互聽課,說課和研討,評價自己和同事長期積累所形成的教育教學經驗,澄清自己日常教學行為和想法,從而不斷修正,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養成教師的專業氣質。
2. 加強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學應側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努力創設可供不同程度學生認知思維,分析,研究,等能力發展的相關情境,通過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實踐活動,逐步培養其良好的綜合素質。
(1) 要重視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高中英語教師應對如流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已有的語言能力,創設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環境。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聽的訓練,在放磁帶錄音之前,可先確定任務要求,學生明確了任務要求,自然會專注捕捉所需的信息同時在進行聽的訓練之后,教師還可以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要求學生閱讀并回答問題。
(2) 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可根據學生已有的閱讀能力,開設固定的閱讀課,指導學生閱讀篇幅較長的小說節選和緊貼世界脈博的科技文章等,幫助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領悟文化的內涵及變化著的世界動態。與此同時,教師可與學生一道多看電視英語頻道,多上網瀏覽交流,重點研讀國外新聞,國外教育以及歷史傳記,科普讀物,文學傷口等書刊,通過多渠道涉獵各國文化,使學生不斷開闊知識視野,逐步具有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相關新聞:
上一篇:淺談生物課堂的材料選擇
下一篇:新課標高中歷史學習方式的轉變